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科技时代的法律工作

 未来1.jpg

人们曾经以为,将信息转化为电子形式,法律法规、法学图书和案卷数字化,法学院里的一架架纸质书籍上挤满灰尘,将是法律界前所未有的变革。但站在未来回想,这一转变对法律工作还只是小插曲,意义可能并不比将铅笔换成钢笔大多少。

机器学习技术与法律的结合改变更大,司法人员做出的决断慢慢不如人工智能(AI)。几千年来,法律一直是通过具体细则和概括性标准这两种方式来适用的,未来,机器能够收集数据及预测结果,并立即将结果发布到各处,形成能更快对环境做出反应且更理性的“微指令”——这些将颠覆现有法规及标准,以及执法流程。相信未来有一天,道路上的交警、交通指示灯不见了,厚厚的纸质交通法规也不见了,计算机的“微指令”取代了预设的红绿灯规则,它随着交通量的变化做出即时计算,并优化车流。

未来执法人员的工作流程也将大为不同。以交通违法为例,之前调查人员关注的重点都是通过外部观察得来的信息,未来,案件调查将更多依赖手环等移动设备所记录的数据,如脉搏率、醉酒情况及案发地点,然后人工智能根据大数据做出判断。科技的进步使得法律操作更便利,更合理,但也更令人恐惧——因为这些证据都来源于持续的个人监控。如不维护好公民的权益,监控和微指令的普及会导致一个高效但很压抑的社会!

法院和法律工作的运作方式会改变,出现包括虚拟法庭、基于互联网的全球化律所、执业泛化的法律市场、法律服务大宗商品化与外包、基于网页的模拟法律执业,以及全新的工作机遇。

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冲击下,传统上的”高端”职业也会被淘汰。比如,原来一个放射科医师需要十三年的专业训练,他可以拿到超过几十万的高年薪,可是现在最新的模式识别软件可以做绝大多数他能做的事情,所需花费不到百分之一。当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生变得便宜,社会还有什么理由保留大量人类医生呢?律师、会计师、税务师等职业都面临类似境况,以往在美国,打一场大的商业官司,往往需要雇佣一整个团队的律师去分析有时候高达上百万份相关文件,花费上百万美元。而现在这些事情都可以让一个叫做Blackstone Discovery的软件去做,它使得一个律师可以完成以前500个律师的工作,而且对比表明人类律师的准确率只有它的60%

 曾经,律师作为典型的专业人士:他们拥有平常人没有的专业知识。专业人士扮演着作为门外汉的普通人和巨量专业知识之间的中介:他们帮助人们解决一些需要特定专业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而这些知识是普通人所不具备的。当然,这样的知识并不是书本上的抽象知识,而是有关问题解决的,在长久实践中才得以形成,需要必要的技巧、技术和方法来有效应用的实践知识。但随着搜索引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的发展,相对滞后的信息处理能力正慢慢追赶上来。在真正的科技基础上的互联网时代,每个人既能获取信息,也能在技术的帮助下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法律服务必须与时俱进。

未来,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律师,律师也不能仅仅依靠法律知识和传统经验,通过重复劳动赚大钱。人工智能会代替部分律师的就业岗位,也使人类的工作时间和强度都大大的降低了,机器人帮助提升了人类的工作效率,使人类不需要一天八小时甚至更长埋头工作岗位,可以挤出更多的时间休息娱乐。

我们要改变思路,生产率提高,每个人的生存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可以不像过去一样,为了工作,牺牲了个人幸福甚至还有过劳死等耸人听闻的事情。依靠人工智能,法律人可以减少许多简单的重复劳动;依靠人工智能,法律人可以70岁、80岁不退休。

也许,在人工智能时代,法律人赚大钱不容易了,但可以更悠着点。我们法律人,要有更多的时间仰望星空,追求公平和正义;要有更多的时间完善自我,实现品质生活!




0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